台灣土地上有一群種碳小農(種碳,carbon farming,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存到土壤裡),在達到減碳的同時,對標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六項發揮影響力,並帶給大眾優質的農產品或農產加工品。

ESGselect 共好選品平台,整合種碳小農與客戶,以長期投入的方式,與大家一起透過綠色採購責任消費的方式來達成ESG的落地,邁向永續發展的共好境界。

ESGselect

陳滿堂 快樂有機農場

你快樂嗎?

看到生態在有機農園中快樂的生活,

農作物雖然醜一點,但卻很好吃,這才是有機的好食。

長良里 小農種碳第一里

百來位里民共同響應種碳,

讓玉里鄉長良里站上國際舞台,成為種碳第一里。

產出的米,可是吸收來自中央山脈清水溪的好水長大的。

月眉橋生態農場

好山好水的花東縱谷中以自然農法栽種,不施肥、不防治病蟲害、自家採種、經過連續三年六期,連續種植發現完全沒有病蟲害、只有鳥害和拔草最為頭痛。

江玉寶有機生態農場

有機種植百合、山苦瓜,健康有營養,靠有機保護土壤環境,更讓作物的營養質更高

伍Go農

花蓮壽豐鄉的大豆做出來的豆漿,是不是真的很濃?

米田共享,永續農業生產共享合作社

熱愛土地的夥伴成立合作社,守護生態為前導,生產益於大眾健康的作物與食物! 雖然是米田共享,但人類的大肥卻因不健康的食物而萬萬不能作為作物的肥料喔

「樹仔下」的黑人小農

哥種的不是田,是下一代的童年

少年阿公音樂米

音樂米(因為你),所以我們在一起!

梅居休閒農場 北部的一畝香草田

退休後的秀光哥與安心姐,這17年將陽明山上60年前的柑橘園,轉型為友善耕作,成為食農環教的實驗基地,更是自然農法的示範場域。

世豐菓園

有了植物,就會有吃植物的昆蟲, 有吃植物的昆蟲,就會有吃這些昆蟲的昆蟲或是動物, 而生態就是以無農藥,無肥料的秀明自然農法來耕作這片土地,營造一個與萬物共生的菓園

看天田友善農食,好吃又健康

初衷是做個純米甜點讓孫女吃歡喜;

種田自然,讓天地坦誠相看。

從對兒孫的愛,擴大到對健康飲食的使命。

356咖啡莊園

不施用化肥,不灑農藥,不用除草劑,

珍惜大地友善環境耕作,

以榴槤蜜幫咖啡樹遮太陽,喝咖啡吃榴槤蜜。

台東布谷拉夫武陵農場

台東延平原住民部落中

陳孝偉有機耕種讓大家吃到健康的蔬果

好學青農蘇俊龍返鄉種植好吃富里米

小時對於農忙的記憶,激勵了返鄉的青農,

積極學習新的農法與設備,讓農活更輕鬆。

阿山哥無毒小棧

茶,是種生活態度,無毒友善種茶,

讓金萱、果香紅烏龍 ,花香紅烏龍、蜜香紅烏龍,蜜香紅茶,

輕聲說話吸引更多好茶人士享受健康生活。

夢想驛站農園,結拜兄弟不用農藥種杭菊

結拜兄弟有相同理念,

不用農藥、不施化肥、

黃澄澄的杭菊,安心地泡茶喝,

讓夢想實現,

也讓追夢的遊客有個驛站可以休憩。

與世界接軌 創新故鄉長良米

《2022努力小農獎得主》邱垂泉

中年返鄉投入農業,推動小農種碳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推動種碳,讓故鄉的長良米好吃更愛地球。

海邊稻的一郎米

友善農法養好土壤,讓微生物適生適養,這群小生命也呵護著被海息吹拂的海邊稻。

稻田中的投手,長濱金剛米與阿美甜酒釀

放棄職棒當稻田投手,用幸福召喚青年回鄉

在背山眺海的金剛山旁,種出最幸福的金剛米

也釀出阿美族的甜酒釀

高克忠和他孤獨的油芒

原住民的食物,將是適應氣候變遷的解方
對土地有愛才能堅持友善耕作,讓傳統油芒找到出路

慕樂香草與麵包

自然農法栽種香草,帶回了瓢蟲與鳥;

香草入麵包,帶來了旅人與故事;

當您走在海岸公路上,不妨停下腳步享受這份天然的麵包香